10月28日晚,设计艺术学院在萧湖校区文博楼报告厅举办“发现设计十二讲”系列讲座之《民族精神与文艺创作实践》,本次讲座由汤海英教授主讲,数媒1251、视传1251和1252班级现场聆听讲座,其他班级通过线上收看。

汤海英结合新时代文艺界的创作生产要求,深刻阐释了民族精神是文艺创作的核心灵魂与不竭源泉,是指引创作者从文化根脉中汲取养分,以人民为中心,以艺术实践彰显时代气象,实现精神传承与审美创新的双向赋能,对培育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精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
在案例解析中,汤海英以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例,解读其设计理念,纪念碑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民族抗争史,以碑文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为核心,从建筑风格、朝向与布局、材质与结构等方面,以及通过浮雕展现英雄事迹,强调集体纪念,八块浮雕则浓缩了近代中国反帝反侵略的历程,碑座雕刻的牡丹、荷花、菊花等传统装饰,则象征高贵、纯洁和坚韧的民族品格。讲座还例举了“塑魂鉴史——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”,淮安市钵池山公园的《老子》像等,生动诠释了文艺作品承载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。同时讲座还梳理了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脉络,从宋元时期传统世俗化到近现代雕塑家的中西融合实践,展现了民族文化基因在文艺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。汤海英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艺术创作,具体阐述从选题立意到创作表现,以及分享了师生团队服务地方建设的落地项目实践经验,特别是为同学们分享了以恩来精神育人的教学实践。
本场讲座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,“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、服务人民需求”为文艺创作锚定了“厚植民族精神、践行人民导向”的文艺方向,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文化自信,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思路。